吴明珠,女,汉族,1930年1月生,湖北武汉人,中共党员,中国工程院院士,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,瓜类育种专家,新疆西、甜瓜品质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。1953年,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,先后在重庆西南农林局、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;1955年,自愿要求到新疆吐鲁番地区工作,曾任吐鲁番地区科委副主任、吐鲁番行署副专员等职;1985年,担任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、学科带头人;1999年12月,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梦想启航的地方
“到了你向往的边疆广阔天地,可以尽情地展翅飞翔,飞吧!飞吧!”在乌鲁木齐地委经过软磨硬缠,最后吴明珠终于落脚到最基层的吐鲁番盆地,鄯善县农技站工作。从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年轻姑娘到银丝满头的老太太,坚韧不拔,从未动摇,一干就是50多年。
吴明珠说:“在当时的条件下,要想扎根新疆,我必须要过五关—生活关、劳动关、气候关、语言关和家庭关”。
吐鲁番是全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区,有名的火洲。50多年来,吴明珠每年夏季都在吐鲁番盆地工作。记得1958年夏季,吴明珠怀第一个孩子时,正在葡萄产区吐峪沟蹲点,这里在火焰山口的峡谷地带,温度特别高,白天走廊下挂的温度计达 51℃。晚上点蜡烛看书和整理材料,蜡烛就弯腰了。点不成,想办法,用碗扣在一盆水里降温,在碗底上放蜡烛,就不弯腰了,能坚持学习。在夏季甜瓜成熟时,为了调查收集品种资源,在各族瓜农的支持下经常冒着高温进行工作。坚持不懈用3年时间,走遍了地区的 300多个生产队,一块瓜地,一块瓜地的调查,共收集了100多份资源,整理出44个品种,成为以后育种的基本材料。
1960年的夏天,吴明珠和鄯善县农技站的李志超同志,为了收集农民传说的一种最好的甜瓜“阿依斯汗可口奇”(后名为红心脆),从县城步行出发,穿过火焰山,天黑了,在砖窑睡了一夜,第二天再经过大戈壁共走了两天,才到达底坎乡,找到一个真正的红心脆甜瓜种子,特别高兴。还意外发现了一个特别香的巴吾登甜瓜(又名老汉瓜,至今还是农民喜爱的老品种),更高兴,抱着瓜往回走,中午戈壁沙滩的地表温度达81℃。埋个鸡蛋都可熟。他们走得又渴又累,李志超还是抱着瓜坚持走,吴明珠突然想到了,真傻!其实瓜是可以吃的,只要把种子留下来就行了。于是找个地方坐下来,把瓜吃了,又香又甜,美味无穷。她笑着说:“这个瓜能送给毛主席吃就太好了,可惜送不去。”
吴明珠院士常常鼓励行业的年轻人,“只有努力才能改变,只要努力就能改变。”“我们所从事的工作,是甜蜜的事业,让我们共同努力,奉献终身,不断把甜蜜奉献给全国各族群众和全人类。”
科研的道路上一往无前
吴明珠最早开始新疆西、甜瓜地方品种资源的收集和整理,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,并建立了西、甜瓜育种和无土栽培的技术创新体系 。
吴明珠主持选育的甜瓜西瓜早、中、晚熟配套品种达30个,提高了新疆商品瓜的品质及整齐度、抗病性和耐运性。她在国内率先采用远生态、远地域、多亲复合杂交、回交及辐射育种等技术,选育出一批新的种质资源。利用生态差异,长期在新疆和海南两地进行南北选育,创造了一年四季高速育种的成功实践,培育出一批适应我国东部、南部设施栽培的改良型哈密瓜新品种,如:金凤凰、绿宝石、雪里红等,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,使很多瓜农致富,并涌现出一批甜瓜、西瓜致富村。同时,她将选育的甜瓜、西瓜亲本材料,无偿提供给全国瓜界的同行,育出各种类型的甜瓜、西瓜新品种,为行业进步做出了贡献,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科技界广泛的赞誉。
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,她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育种创新体系,从农家品种的收集整理,提纯复壮到常规育种、多亲复合杂交育种及杂优利用、辐射育种、生物技术转基因育种及航天育种等。她总是站在科技前沿,根据市场需要,不断调整育种目标,改进育种手段和方式,充实、完善育种体系。后又建立起特有的脆肉型甜瓜无土栽培体系,将大陆性气候特产─哈密瓜南移至广东、海南,东移至上海、浙江等地进行商品性生产试验,获得成功并广泛推广,填补了国内外哈密瓜无土栽培的空白,使哈密瓜种植走出新疆,面向世界。
她获得的一项项科研成果和荣誉,成为了她科研生涯的牢实印记。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,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,三等奖1项;发表论文30多篇,参与编写《中国西瓜甜瓜》、《甜瓜优质高产栽培》和《大棚温室西瓜甜瓜栽培技术》三部专著。她还荣获“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”“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”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”“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”“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”等诸多荣誉;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;199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历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、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国际园艺学会会员及国际葫芦科作物遗传学会会员。曾任中共十三大及十六大代表,自治区第三次、第六次党代会代表,自治区七届人大常委,自治区九届政协委员。